一只藏獒能炒卖到1000多万元,松狮、牧羊犬的售价动辄20万元、30万元,除了“品种珍贵、血统纯正”外,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得宠物犬变成了奢侈品?
在京沪穗三地调查发现,目前宠物犬交易的平均利润高达500%至600%。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新出现的“宠物经济”尚未完全规范管理,养殖、贩卖、炒卖宠物犬,交易过程不规范、不透明,不仅缺少物价部门监督,甚至不用交税。
专家建议,应该改变当前公安、城管末端管犬的模式,对犬养殖和交易征收“奢侈品税”,用经济而非行政的杠杆来遏制城市犬只数量,加强犬类管理。
狗产业面临三大管理盲区
梅振山说,从狗养殖、交易、培训、医疗、托管,甚至到安葬,目前围绕宠物狗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属于一种新兴产业,北京市少说也有几万人从事这一行业,但目前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尚未完全规范管理。他说,除了价格监管,“狗产业”还面临三大管理盲区:
一是犬养殖场泛滥,监管不力。今年8月底,北京市兽医卫生监督所对北京市犬类养殖场的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共有犬类养殖场125家。然而一个宠物犬养殖场老板介绍,北京市有一定规模(即养犬50只以上)的宠物犬养殖场超过300家,加上小型的和散户养殖的,事实上办证的养殖场只占全市养殖场总数的10%左右,约90%的犬养殖场没有证照,游离在政府监管之外。
这个老板说,在通州的梨园地区,围绕东方鑫宠物市场犬交易市场的周边村庄,就有300多家犬养殖场,很多养殖户租用农民的房子、院子养犬,没人监管和督促,更不要说办证了,那里成为无证犬、病犬、大型犬云集的地方。
二是交易市场监管不力,黑犬、黑市横行。专门负责养犬管理的广州市公安局负责人说:“‘地下狗市’是狗患泛滥于市的重要源头,‘地下狗市’已成各类无证犬只流入家庭的主渠道之一。”
一只藏獒能炒卖到1000多万元,松狮、牧羊犬的售价动辄20万元、30万元,除了“品种珍贵、血统纯正”外,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得宠物犬变成了奢侈品?
在京沪穗三地调查发现,目前宠物犬交易的平均利润高达500%至600%。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对新出现的“宠物经济”尚未完全规范管理,养殖、贩卖、炒卖宠物犬,交易过程不规范、不透明,不仅缺少物价部门监督,甚至不用交税。
专家建议,应该改变当前公安、城管末端管犬的模式,对犬养殖和交易征收“奢侈品税”,用经济而非行政的杠杆来遏制城市犬只数量,加强犬类管理。
狗产业面临三大管理盲区
梅振山说,从狗养殖、交易、培训、医疗、托管,甚至到安葬,目前围绕宠物狗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属于一种新兴产业,北京市少说也有几万人从事这一行业,但目前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尚未完全规范管理。他说,除了价格监管,“狗产业”还面临三大管理盲区:
一是犬养殖场泛滥,监管不力。今年8月底,北京市兽医卫生监督所对北京市犬类养殖场的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共有犬类养殖场125家。然而一个宠物犬养殖场老板介绍,北京市有一定规模(即养犬50只以上)的宠物犬养殖场超过300家,加上小型的和散户养殖的,事实上办证的养殖场只占全市养殖场总数的10%左右,约90%的犬养殖场没有证照,游离在政府监管之外。
这个老板说,在通州的梨园地区,围绕东方鑫宠物市场犬交易市场的周边村庄,就有300多家犬养殖场,很多养殖户租用农民的房子、院子养犬,没人监管和督促,更不要说办证了,那里成为无证犬、病犬、大型犬云集的地方。
二是交易市场监管不力,黑犬、黑市横行。专门负责养犬管理的广州市公安局负责人说:“‘地下狗市’是狗患泛滥于市的重要源头,‘地下狗市’已成各类无证犬只流入家庭的主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