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近日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早在1958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就成立了“宇宙生物学研究室”,进行中国最早的宇宙生物学和高空探测生物学的研究。到1966年,就已实现了“生物上天”,先后成功地将两只“航天小狗”送到距离地面70公里的高空,并安全回收。
“飞天”小狗百里挑一
2005年11月29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宇宙生物学研究室成立47周年座谈会”,22位老科学家聚在一起回忆往事,同时揭开了一段尘封了近40年的历史:1966年7月15日,一只名叫小豹的小狗在安徽广德搭载火箭上天,经过29分钟的高空飞行后,小豹搭乘的生物舱成功着陆在距离发射地点40公里的山区。
29分钟的高空旅程,让小豹成为中国第一只飞上天的小狗。当年7月28日,第二只飞天小狗姗姗成功上天。
用烤箱进行高温训练
“小豹是百里挑一的。”今年66岁的中科院研究员龚文尧说,像今天挑选航天员一样,当年挑选飞天小狗,也是按照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层层筛选出来的。
当年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宇宙生物学研究室,龚文尧研究员专门负责动物选拔和动物血液变化研究。他介绍说,当时研究室里一共养了100多只备选飞天的小狗,是从各地挑选来的。
哪只小狗要想飞天,就必须从这100多只小狗里脱颖而出。首先,受搭载火箭的设计限制,飞天小狗的身材必须符合严格要求,它的体重须在6公斤以内,而且对身高也有一定要求。结果,仅身材这一条,只有30多只小狗过关。
之后,科研人员还对小狗的灵活性和神经类别进行鉴定。神经类别鉴定,类似于今天的考察心理素质。有的小狗灵活性太强,一分钟都坐不住,有的小狗灵活性太弱,一碰到嘈杂的环境就开始发抖甚至痉挛。
搭乘S2生物实验火箭
经过多重挑选,雌性小狗小豹和姗姗突破重围,成为第一批“航天小狗”。
被选拔成为“航天小狗”后,小豹和姗姗还需要为高空飞行接受六项系列训练。
这六项训练分别是:旋转训练、超重训练、震动训练、噪声训练、高温训练以及气压变化训练。
“由于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很多训练器材都是研究室的同事自己做出来的。”龚文尧研究员介绍,当时没有练习旋转眼球振颤训练的旋转架,科研人员便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木板门,木板门上有四个洞;训练的时候,先把小狗的四肢固定在木板上,科研人员再开始手动旋转木板。
对飞天小狗进行高温训练的装置则是一个烤箱。后来,为了让高温训练更加符合真实环境,他们又通过使用100瓦的灯泡给小狗加温。
在严格训练下,小豹等小狗终于达到“任你翻天覆地,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并且,它们可以做到在正常饮食的条件下,六七个小时不排泄。
小狗上天时系“安全带”
1966年7月15日,将小豹送上天的火箭,是中国早期生物实验火箭“T-7A(S2)”。这枚火箭的前身,便是中国第一枚生物实验火箭“T-7A(S1)”。S1火箭曾经在1964年7月19日将两只固定大白鼠、两只活动大白鼠以及4只小白鼠送上天,而且这些白鼠全部成功回收。
为了满足让小狗飞天的需要,火箭的设计方上海机电研究院在S1火箭的基础上,研发出改进版的S2生物实验火箭。根据当时的资料,这枚火箭全长11.24米,外径0.45米,起飞总重量为1350公斤,最大飞行高度距地面70公里。
小豹在整个飞天行程中将呆在密闭生物舱内,而这个密闭生物舱的位置就在火箭的箭头。除了有密闭生物舱外,S2火箭还有箭尖、遥测舱、回收舱等三段,由于箭头直径增大,生物舱内除了有小豹的空间外,还留有4只大白鼠的位置。当年,陪同小豹飞天遨游的是4只大白鼠。
为了保证小豹和4只大白鼠的安全,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它们设计了一个生命保障系统。“飞行员”小豹被一个专门制作的帆布“安全带”固定在生物舱的第一层,在小豹的楼下则是“太空乘客”—— 4只大白鼠的位置。这4只大白鼠被安置在一个密闭的有机玻璃容器里,容器底部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槽,用于收集大白鼠在飞行旅程中的大小便。
为测血压给小狗做手术
此外,生物舱是完全密闭设计的,并有专门的仪器保证舱内的供氧、气压和温度。
1966年7月15日上午,“T-7A(S2)”将小豹和4只大白鼠送上天。在接下来20余分钟的高空飞行中,生物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4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