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11日,我市首个民间流浪动物庇护所迎来了第一个“公众接待日”。
上午8时不到,74岁的蔡素心便在此起彼伏的狗吠中,走进白市驿清河村一农家小院。
这里养着上百条被收留的流浪
狗狗。发起人之一的蔡素心心里没底,究竟会有多少人来关心这些血统并不纯正,甚至还有这样那样疾病的弃儿?
跟她一样担心的,还有杨妈妈(杨蜀闽)、邓妈妈,她们是这群流浪狗狗的忠实守护者,“狗友”眼中最伟大的三位“爱心妈妈”。
两小时后,她们眉头舒展开来,这些一度被遗弃的狗狗被一群“漂亮妈妈”、“酷哥爸爸”争抢,如果不是有言在先,暂不办理收养,刚修好的狗舍恐怕得空出好多位置。
好哭妈妈:晚报为媒
“4月2日,我看了晚报那个《猫妈狗婶》,当时就哭了。”面对四面八方赶来的“狗友”,杨蜀闽刚说了两句,眼圈又红了。
杨蜀闽是江北区教委教研室退休干部,提到小动物就激动,是狗狗们的“好哭妈妈”。
扔下报纸,杨蜀闽立即跟几个爱狗的姊妹伙赶到化龙桥。“看到那些被收留的猫猫狗狗因条件所限,被迫在泥地里睡觉,我们抱头痛哭。”
接下来,杨蜀闽有空就往化龙桥跑,帮助猫妈、狗婶。在此期间,她结识了另外几名动物保护者,他们共同集资,为化龙桥猫猫狗狗的住地铺了地砖,又围了个小运动场,供猫猫狗狗活动。
不断有人将猫、狗扔来这里,杨蜀闽劝他们自己养着,岂料对方眼一横,“不收嗦?我把它弄来摔死哟。”杨蜀闽只得哭着收下。
正好这时化龙桥片区要拆迁,杨蜀闽她们开始四处奔走,到歌乐山、猫儿石、寸滩等地考察,为猫猫狗狗寻找新家。经友好医院院长介绍,杨蜀闽认识了白市驿一对陈姓夫妇,他们也收留了60多条流浪猫狗。
通过几次长聊,陈姓夫妇提出他们有一套能够转租的农家楼院,与他们自己的收养地靠近,照应方便,适合作流浪动物收容地。
不到一个月,化龙桥的部分狗狗就搬到了白市驿,在宽敞幽静的农家小院开始了它们的幸福“狗生”。搬家时,“好哭妈妈”又激动得流下眼泪。
短短一个月时间,4只狗妈妈已在新家产下它们的宝宝,宝宝们如今已能跟着人到处跑路了。
看着大狗狗带着小狗狗到处跑,“好哭妈妈”又哭了。
麻辣妈妈:为狗打架
“麻辣妈妈”姓邓,白市驿那对陈姓夫妇中的妻子。
“麻辣妈妈”2004年7月11日开会时一直抱着只戴大项圈的狗狗,狗狗是邻居家的,一只眼睛被 同伴打爆了,目前正由“麻辣妈妈”护理。
“麻辣妈妈”开过餐馆,搞过美容产品,从1994年开始就收养流浪狗。她跟丈夫先后在无线电厂、杨公桥、陈家湾等地租房养流浪狗,最多时,为狗狗们租了五间房。
2000年,“麻辣妈妈”带着流浪狗,举家迁往白市驿,买了地处顶楼的房子养狗,赢得“狗妈妈”美誉。这下不得了,邻居街上一碰到流浪狗就往她家送,很快,百余平方米的楼顶花园不够住了,还引来邻居投诉不断。
2002年,“麻辣妈妈”在丈夫支持下,花费上万元,租下附近的农家小院,给狗狗们居住,每月,夫妻俩在几十条狗狗身上要投入两三千元。化龙桥的狗狗刚上来时,“麻辣妈妈”硬是将手中的生意搁下一个月,一天围着这些宝贝转。
“麻辣妈妈”这个外号是丈夫给取的,因为身形娇小的她数次为了狗狗跟人打架、吵架。直到现在,丈夫仍深信,“有人动她的狗狗,她绝对要拼命。”
不过,“麻辣妈妈”也有吃瘪的时候,比如,她对一只名叫“星星”的狗狗就没辙。只要一对老公做出动粗的姿势,“星星”就会冲上前,低吼着警告她,再不听,咬!
这不,“麻辣妈妈”的屁股、手臂都有“星星”留下的牙印,不过她却打不出喷嚏,虽说救下“星星”的是她,但先给“星星”喂食、洗澡的可是爸爸。
婆婆妈妈:现场高歌
“有了真爱的心,才是完整的人。”“不管是博士生、研究生,如果没有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