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倫理(Personal Ethics):由個人自由心證決定,主要是因為個人(individual)對社會規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接受程度不同。例如,我們該不該吃肉?對公益應該付出多少等。
社會倫理(Society Ethics):社會共同的看法,故又稱為社會共識倫理(social consensus ethics),其中很多會透過立法推動,這些規範將應用到社會的每一個個體,例如,不該偷竊、不該搶劫等。社會倫理猶如膠水將社會結合成一整體,若沒有社會倫理,社會將出現無秩序(chaos)的亂象。隨著時代與國家的差異,社會倫理也會有差異,例如過去社會倫理不重視家庭暴力,但現在則有嚴格規定;又如過去社會倫理對婚外情非常重視,但現在則趨向轉為個人倫理範圍。
職業倫理(Professional Ethics):特殊團體的道德規範,例如獸醫師不該為了省錢節省麻醉藥讓動手術的病畜痛苦;醫師不與病人發生關係;師生不能有戀情等倫理學雖不能像科學一樣的列舉證據,但也會有合于人性的共同看法,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也有類似的金律(the golden rule):「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done unto yourself。」近年來動物福利是獸醫倫理很重要的內容。
动物医学论坛倫理學必須要有道德辯護的特性(moral justification),而非主觀的看法,以免流于偏見。至于動物福利則因為人非動物,不能「想當然爾」,因此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特別強調動物福利必須要在以下二項架構下討論:(1)不能有擬人化的想法(anthropomorphic thinking);(2)要有科學根據(science based)。
獸醫師要面對飼主、病畜、同事、公會、社會團體,有時上述各方(parties)的立場是衝突的,故需要運用倫理規則解決。獸醫倫理學的主要目的是啟蒙飼主與獸醫師(尤其是后者),如何站在動物福利的立場思考如何公平正義的對待動物。沒有經過倫理訓練的獸醫師常會因為外界的壓力而陷入「因為它不會說話,還是顧客(或其他團體)較重要」,以致于犧牲動物福利而討好「人」,但這樣做了之后常會陷入「道德壓力moral stress」的焦慮。重要的是,獸醫師對動物、飼主、與其他相關團體,如動物保護組織、畜產品公司等的倫理態度,會強烈地影響他在社會的聲譽,關乎他事業的成敗。而倫理學是一個工具,有如「外科工具surgical instruments」一樣,可以幫助獸醫師做出正確(智慧)的決定,脫離上述難于抉擇的困境。
倫理的兩難
有時倫理有兩難(dilemma),兩難是說怎麼做都不合乎道德。例如獸醫師在診療時發現飼主虐待貓,若告發則破壞獸醫師揭發雇主私隱的職業原則(breaking the normal professional rules of client confidentiality),不告發則縱容飼主破壞動物保護法(breaking the animal protection law)。就全球趨勢來看,保護動物,讓動物不受虐待的思考超越維護雇主私隱,因為虐待動物的行為在統計上暗示虐待者會有其他方式的暴力傾向(如家暴等),此外這位飼主可能會繼續有虐待這隻動物或其他動物的行為。一般言之,兩難問題的出現有二種前提:(1)該議題涉及一種以上的道德原則,如上述的例子;(2)沒有互相對立的道德原則(no principles oppose each other),例如獸醫師面對二隻狗,二者都很危急,但所攜帶的藥量只夠治療一隻動物,此時應該給哪一隻狗使用?這是另一種兩難。並非所有問題都是兩難,有時候不是倫理問題,而是過度誇大,例如帝王切開后的母畜在手術甦醒后是否應該繼續給予止痛藥(當然要給)?另一方面是技術問題。例如獸醫師快速動手術趕回家看電視球賽是否不道德?這是技術問題,技術好可以快,技術不好就不能快;故「快」不代表不道德。三種人對動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