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9月5日,西南大学女学生陈易在天涯发贴,表示要“卖身救母”,目的是求获捐款资助,以帮助其母亲进行手术,随后网友“八分斋”赴重庆调查并写出质疑文章,引发对陈易的大范围谴责。在母亲去世后,陈易在网上公布所有捐助开支及剩余款项,有文章认为,“陈易救母失败,某种程度上是网友集体杀人。”
2006年2月26日,娱乐网站猫扑网首发“踩猫”照片,短短数日内,网民组织的“缉凶”行动席卷互联网,包括踩猫者、拍摄者、传播者在内的多方信息被大面积发散。最终被调查者被单位停职停薪,“进行反省”,事发地黑龙江省萝北县为“增强公民关于爱护小动物的意识”,悬赏两万元征集“具有教育意义标志性建筑”方案。身处事件中央,踩猫者在道歉信中表示,“这事不仅伤害了广大网民及市民,同时也伤害了我的亲人和朋友,尤其是我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伤害更深的是我本人”,“我个人的隐私被别人炒作,自己不经意被别人去利用,我是多么的可悲、可恨!”
在踩猫事件之后,“昆明踩狗门”事件成为网民集体蜂拥的对象。云南大学社会学家陈明武博士告诉记者,“出现这些现象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在于‘网络道德’的涵义被曲解了。”他表示,网络调查可以作为现实调查的参考,但是不能直接用于现实中的评论依据。
“道德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名誉,名誉决定前程,由于网络匿名现实,导致了很多评论随意性比较严重,网络调查也很可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现实里的主管单位,依据网络调查得出结论、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对信息被侵犯者是不公正的。”陈明武表示,对网民在现实中的情况调查,应当由公正和权威的机构去进行,“网上调查不能用来评价现实的情况,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处理网络事件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从法律角度看,踩狗事件和铜须门事件有着不同的特征,所以判断也应当有差别。”云南松山律师事务所于国富说,“踩狗事件本身是违反了一些社会法规的,所以对于事件制造人本身,以及为了某些利益目的传播的人,应当予以处罚,但是不应当由网络人发起惩罚,而是应当由执法机关进行处罚。而铜须门事件中,绝大多数参与者属于盲从者,从法律角度看是可以不予追究的,应当将事件直接肇事者和恶意充当鼓动作用的关键人物调查出来,进行处罚。”
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而随意性因此增大。“网络调查很大程度上可能并不负有责任感,这就使得网络暴力宣泄的可能性增大了。”陈明武说。
随着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一些国际媒体在报道中国网络暴力事件时,已经给这些事件的参与者冠以“强加道德的批判哄客”和“以键盘为武器的暴民”等称呼。
网络暴力大多源于定位模糊的各色论坛,而大中型网站在新闻关注的幌子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如此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下,《文明办网倡议书》容易蜕变成“互联网上的形象工程”。
发贴者回应:我们不是网络流氓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上了昆明宠物网的活跃分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