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出生日期、初生重、活产仔数、仔犬的毛色、性别、存活与死亡情况,有无遗传缺陷等。该资料是对母犬和幼犬选评的重要依据。
(四) 长发育记录 生长发育是藏獒生命周期中的两种生命现象,贯彻于藏獒生命周期的自始至终。生长发育的资料,即是检查藏獒身体是否健康、发育是否正常、饲养管理是否得当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藏獒规模养殖场开展内部管理、制定生产计划、进行财务核算的依据。为此,在建立场内犬只个体卡片的基础上,对场内所有出生的仔犬,特别是初配公犬和初产母犬的后代,乃至准备留作种用的后备犬,都应定期称重和测量体尺,进行犬只生长发育的记录登记。体尺测量指标主要应包括:最大额宽,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称重和测量体尺的日期可安排为:初生,5日龄,10日龄,15日龄,20日龄,25日龄,30日龄,40日龄,50日龄,60日龄,3月龄,4月龄,5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
对所有称重和测量体尺所得数据要准确无误地登记到每一幼犬的个体卡片中,同时应相应登记在其父亲与母亲档案中,便于日后据此对个体本身或其父、母犬做出种用价值的分析与判断。
(五) 料消耗记录 一般而言,个人家庭养藏獒很少过问饲料消耗的多少。但实际上,饲料消耗量不仅对藏獒个体生长发育、性状性能表现有重要影响,而且饲料利用率和对饲料的转换能力也是评定藏獒品质性能的重要内容。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生长快、发育好的个体必然首先被选出留种。由于实际中逐犬逐日记录饲料消耗量有一定的困难,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测1次,只要各犬只测定的时间和次数相同,就可以相互比较。对饲料消耗详加记录也是加强犬场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准确记录犬场在一段时间中对各种饲料的消耗、剩余、库存等资料,才便于确定犬场的饲料管理是否正常,犬群是否出现异常乃至进一步确定改进的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