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7.8
45 4.4
40 5.7
700 100
该核心群是为了保护河曲藏獒品种资源并加强对该品种群藏獒的保护选育面建立的,户负对河曲藏獒品种群保护和选育的双重任务,所以,群体内适当延长了世代间隔,使3岁以上公犬和2岁以上母犬比例达到1:3,公犬的年淘汰率达到80%,母犬淘汰率达到66%以上。幼犬比例高,淘汰率大,以保证对种犬的选择强度,提高种犬的质量和品质。
三、建立登记制度
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不仅利于加强对藏獒养殖的科学管理,也便于及时总结工作,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就地解决。记录是积累藏獒养殖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为进一步推动藏獒养殖向高层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藏獒养殖场,应记录的资料很多,应当分门别类逐项登记,不可遗漏。记录工作越详细,其科学价值就越高,越有意义。常用的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一) 种犬卡片 对每只参加配种的公、母犬首先都应建立建立个体档案,称为种犬卡片或个体卡片。在个体档案的建立中,应详细登记该藏獒的编号、性别、出生日期、父亲和母亲(可能时应登记三代的简明系谱)。该藏獒初生及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资料(体尺、体重),体质外形鉴定资料,各年度的交配记录或各胎(母犬)的繁殖性能资料。将以上各种资料核实、整理后填入该犬只的个体卡片,建立档案。
(二) 配种记录 有了配种记录,才能确定各后代犬只之间的亲缘关系,确定已有种犬的交配效果,鉴定各种犬种用价值的大小,并进而作为以后确定交配组合的依据。在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藏獒养殖场,配种记录资料可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育种资料,该资料主要记录登记与配公、母犬的编号、品种等级、年龄、配种日期、预计母犬的分娩时间和胎次等。
(三) 分娩记录 该记录除了登记与配公、母犬的编号、年龄、胎次、预计的分娩日期外,主要应记录所产仔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