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病是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为特征。病原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的轮状病毒属。轮状病毒粒子呈圆形,直径66~75nm,有双层囊膜,核心直径36~38nm。其外有两层衣壳,内层衣壳的壳粒为柱形,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如车轮辐条,外层衣壳宛如轮圈,故得此名。轮状病毒很难在细胞培养中繁殖生长,有的即使增殖,一般不产生或仅轻微产生细胞病变。轮状病毒的抗原性有群持异性和型特异性。群特异性抗原(共同抗原)存在于内衣壳,为各种动物及人的轮状病毒所共有,用补体结合反应、免疫荣光、免疫扩解、兔疫电镜、免疫对流电泳可检测出来。型持异性抗原存在外衣壳,也与一声的RNA基因组片段有关,用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阻止试验可将各种动物轮状病毒区分开来。成熟病毒颗粒含约14×10^6道尔顿的双股RNA基因组。含两种主要的病毒蛋白质:VP2分子量135000,VP3分子量40000。完整的病毒颗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g/ml,沉降系数为520~530S,核中的浮密度为1.38g/m1,空心颗粒是1.29~1.308/ml。流行病学患病的人、畜及隐性感染的带毒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消化道途径传染给犬。轮状病毒专有一定的交互感染作用,可以从人或犬传给另一种动物,只要病毒在人或一种动物中持续存在,就有可能造成本病在自然界中长期传播。本病多发生于晚冬至早春的寒冷季节。卫生条件不良,若腺病毒等合并感染,可使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症状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走动,一般先吐后泻,粪便呈黄色或褐色,有恶臭或呈无色水样便。脱水严重者,常以死亡而告终。诊断轮状病毒病发生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多侵害幼犬,突然发生单纯性腹泻,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主要病变一般在消化道的小肠,根据这些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尚须做实验室检查;早期大多采用电镜及免疫电镜,也有采用补体结合、免疫荧光、反向免疫电泳、乳胶凝集、RPHA、SPARIA。近年主要采用ELISA,此法检测大量粪便标本,方法简便,精确,特异性强,可区分各种动物的轮状病毒。治疗发现病犬,立即隔离对症施治,以经口补液为主,让病犬自由饮用葡萄糖氨基酸液或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葡萄糖43.2g、氯化纳9.2g、甘氨酸氏6.6g、柠檬酸钾0.13g、柠檬酸0.52g,溶于2000ml水中)。呕吐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碳酸氢纳溶液。有续发细菌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犬体的抗病能力,认真执行综合性防疫措施,彻底消毒,消除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