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喂犬的食物最好是经加热处理后放凉的新鲜食物,喂给量要适当,不应有剩余。对已发酵变质的食物要坚决倒掉,不能怕浪费而留用。因为变质食物中可能含有细菌毒素,即使高温处理也不能将其破坏。犬吃了含有毒素的食物,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如治疗不及时则会死亡。故每当喂食后不久,若发现犬有呕吐、腹泻,全身衰弱症状时,应迅速请兽医诊疗。
(三)秋季
秋季犬体内代谢旺盛,食欲大增,采食量增加,夏毛开始脱落,秋毛开始长出,同时又是一年中第二个繁殖季节,其管理方法与春季有许多相似之处。
秋季食物丰盛,给食量要增加,质量要提高,为过冬做好体质方面的储备工作。
注意梳理被毛,以促进冬毛的生长。深秋之际昼夜温差大,应做好晚间犬舍的保温工作。防止感冒。
(四)冬季
冬季天气寒冷,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防寒保温,预防呼吸道疾病方面。
由于气温降低,机体受寒冷空气袭击,或因管理不当,不注意防寒保温,运动后被雨淋风吹以及犬舍潮湿等都会引起感冒,严重的会继发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就是防寒保温,加厚垫褥,并及时更换,保持干燥,防止贼风;在天晴日暖的时候,加强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晒太阳不仅可取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并能促进钙质的呼收,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仔犬发生佝偻病。
三、哺乳期仔犬的日常管理
哺乳期的仔犬,身体比较脆弱,若营养不足,环境条件不良,很容易引起疾病和死亡。因此,除搞好哺乳外,加强日常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产后头4天,主人要经常察看母犬有无压用力仔犬和授乳情况。5天以后,可利用风和日暖的好天气,把仔犬抱到室外与母犬一起晒太阳,一般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使其呼吸到新鲜空气;利用了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仔犬身上的细菌;促进骨骼的发育,防止骨软症的发生。当仔犬能行走时,可放到室外走走,开始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长。13天左右,仔犬能睁眼,这时要避免强光刺激,以免损伤眼睛。20天以后,遇晴朗天气,可让母犬带着仔犬在院内活动,时间不限,到我上或阴雨天再送地产房内;如果仔犬被雨淋湿,则要马上用干毛巾擦干,放回窝内,注意保温,防止感冒。20天左右给仔犬修1次趾甲以免在哺乳地抓伤母犬的乳房。30天时,用驱虫净驱虫,以后每月1次。仔犬身上易粘污物,初期母犬可随时舔去,但以后就不管了,需要主人经常给仔犬进行刷拭和洗澡,2~3天1次,以保持身体的清洁。总之,哺乳期仔犬饲养管理要做到:营养充足,保证睡眠,适当活动,搞好卫生。
四、幼龄犬的管理
幼龄犬是指断奶后到性成熟前的小犬。幼犬性格活泼,好动贪玩,但尚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对主人的依赖性很大,在饲养管理上不同于成年犬,应注意以下几面。
(1)新环境的适应
幼犬断奶后,即可分窝。这时的幼犬由依靠母乳到完全独立生活,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加之被抱养后,来到一个完全生疏的环境,原来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因此,让其尽快地熟悉、适应新的环境,是很重要的一步。
幼犬来到新的环境以后,常因惧怕面精神高度紧张,任何较大的声响和动作都可能使其受到惊吓,因此,要避免大声喧闹,更不能出于好奇而多人围观、戏弄。最好将其直接放入犬舍或在室内安排好休息的地方,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接近它。接近犬的最好地机是喂食时,这时可一边将食物推到幼犬的眼前,一边用温和的口气对待它,也可温柔地抚摸其被毛。所喂的食物应是犬特别喜欢吃的东西,如肉和骨头等。但开始可能不吃,这时不必着急强迫它吃,适应以后,会自动采食的。如果它走出犬舍或在室内自由走动,表示已初步适应了新环境。另外,饲养幼犬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训练犬在固定地方睡觉,二是训练犬在固定地点大小便。犬有这样一种习惯,即来到新环境以后,第一次睡过觉的地方,就认为最安全。以后每我睡觉都会到这个地方来,而绝不逾超雷池一步。因此,第一天晚上睡觉时一定要关在犬舍或室内指定睡觉的地方,即使成年犬也是这样。数天以后,就会固定下来,如果偶尔发现它在其他地方睡觉,就要将其抱回原来的地方,并发出“在这里”的口令。
幼犬一般经3~5天后就能完全适应新环境。在这期间,主人要友善对待,更不可对它发脾气和打骂。如果幼犬按着主人的要求做了某种事情,要及时予以奖励,让它知道这是主人所喜欢的事情,如果做错了事,只要严肃地说声“不对”,它就会知道这是主人所不允许的事。
在幼犬适应环境阶段,要防止逃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