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毛比雄犬和卷毛尼犬一样起源于长毛犬和华特斑毛犬,因此得名"卷毛比雄犬",后来简称为"比雄犬"。卷毛比雄犬又分为四类:马耳特比雄犬、博洛尼亚比雄犬、
哈瓦那比雄犬和坦纳利佛比雄犬,都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由于卷毛比雄犬的性格受到人们的喜欢,因此从古代开始它们就随着人们到处漂流,经常作为交换的物品被水手们从一个大陆带到另一个大陆。最初在西班牙它们大受欢迎,现在一般认为是西班牙水手将这种犬带到坦纳利佛的加那利群岛。大多数人认为在这个时期这种犬主要称为"坦纳利佛犬",而不是叫做"比雄犬"这个通常的名字,因为这种犬有少许的外来特性和它日益增长的商业价值。在1300年前后,意大利水手们在航海时重新发现了这种小型犬,并将它们带回太陆,成为意大利贵族们的
宠物,和那个时期的其他犬一样,被修剪成狮子的模样。比雄犬在法国出现是在文艺复兴时代的费朗西斯一世时期(1515~1547)。然而,在亨利三世(1574~1589)的宫庭里,它大受宠爱。同样在西班牙,它也是公主们喜欢的宠物,当时西班牙学校经常将它画进油画中。在高雅的画中有人发现有这种犬。在拿破仑三世的短暂兴趣之后,这种贵族犬的命运发生变化,在1800年后期,比雄犬成为"平民犬",出现在大街小巷,陪伴北非回教地域来的旗奏风琴者、引导盲人、在马戏团表旗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些养犬爱好者认识到这种犬的价值,法国的培育者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育工作。1933年3月5日,这种犬的标准(由当时也国玩赏犬俱乐部主席和他的比利时犬培育爱好者一道起草)被法国养犬俱乐部采纳。鉴于这种犬有两个名字"比雄犬"和"特纳利夫犬",当时的国际犬业联合会主席尼扎特-李门斯夫人根据此犬的特点建议用名"卷毛比雄犬"并被采纳。1934年10月18日,比雄犬进入法国养犬俱乐部的品种谱系。国际犬业联合会承认卷毛比雄犬是法国和比利时品种,有权利在它的起源地所有国家登记。至今这种犬在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得到承认。1956年,佛朗哥-皮卡迪夫搬迁到美国中西部,在那里他们的母犬生下了在这个国家的第一头卷毛比雄幼犬。1959年和1960年两名犬培育者分别在美国不同地区同时获得卷毛比雄幼犬,从此这种犬在美国开始得到繁殖。1971年9月1日卷毛比雄犬得到杂用犬等级分类的认可。于1972年10月被美国养犬协会良种谱系正式登记,在1973年4月4日被划分为非运动犬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