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讯(记者 李敏)文晖路东段南侧,与朝晖小区相对而立的,是和平小区。几十栋住宅楼房依河而建,小区内的公园清秀整洁。告示栏和宣传橱窗里的“社区养狗文明公约”和“狂犬病防疫指南”在提醒着,这个小区养狗居民不在少数。
和平小区隶属于打铁关社区的行政管理范畴。2005年4月,这个小区与杭州市另13个小区一起被列为创建规范化养犬试点社区之一。这个创建设想是由城管办、执法局、畜牧局和卫生局4部门一起提出并推行。
记者在社区委员会见到打铁关社区工作者陈广美时,她像往常一样在清点辖区养犬登记情况。作为分管绿化的工作者,社区犬类管理自然落到了她的头上。摊开台帐本,她核对以后对浙江在线记者说,“和平小区有42户人家养犬,还有几户正在申请养犬。”
陈广美介绍,试点推行之前,邻里因为养犬纠纷发生争执不少,一次,一头大型犬被主人放到小区公园内乱蹿,一居民躲闪不及,被咬了一口,争执随即发生,社区管理委员会派出了综治、卫生服务等几个部门调解,才化解纠纷。不光这样,因犬吠带来的噪音也成了投诉热点,去年推行后,小区养犬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陈广美开展工作的第一步骤是建立台账,对有狗居户进行登记,然后上门查有没有无证狗,如果发现便以拉家常的方式动员办理狗证,同时督促一些新养犬主带自己的爱犬打预防针。同时强调时间观念,什么时候遛狗最合适,劝导遛狗时注意文明,牵绳不离手,塑料、纸张随身带,通过细心地走访,试点,社区介入的模式起到直接规范管理的效果。
19栋3单元的蔡大爷已经70高龄,两年前的一次脑溢血后,医生建议其不能进行任何过劳运动或者娱乐,家里人合计为老人家从香港花了近万港币买回来一条纯种牧养犬,养了两年,现在已经是大型牧养犬了。蔡大爷说一买回来,就给狗办了证,他也和许多犬主一样,对于城管办办证和每年缴纳的管理费用提出了过高的质疑,钱交了,用到了哪些管理途径上去?老人家犯了嘀咕。
蔡大爷很注意遛狗时间和必备物品,每天早上5点半起个大早就牵着爱犬下楼了,手上提着塑料袋和水,自己的爱犬在小区公园大小便了,就立即清扫。狗儿也不闹,久而久之,小区里许多邻居们都非常喜欢这条牧羊犬。
但蔡大爷也强调,狗毕竟是畜生,养狗者必须尊重别人,绝对不能把为了狗的利益而侵害到其他人,对于前不久刚刚宣判的嘉兴人跪狗一案,蔡大爷感到非常气愤,认为那位狗主人不仅很不文明,已经违法了,应该受到道德与法律的惩罚。
陈广美说,试点工作推行后,投诉明显少了,所有的犬都有证,查找管理起来也十分便捷。目前,小区正在考虑接受越来越多的有狗住户的建议,争取开辟一个专门的遛狗区,让狗儿也有了可以交流的乐园,更便于管理和防止意外。
犬管首先要依靠社区,这似乎也是引导文明养狗的一条基本路径。杭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功勋志愿者蔡虎林说,杭州犬类办证机构是杭州城管办,市执法局只是收捕无证犬。应该将社区作为犬类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每个楼道都有楼道小组长,究竟哪几户有养犬,楼道长应该最清楚,社区干部要及早督促养犬户去办证、给狗防疫。这样就不至于等到大街上狗患成灾的时候,让捕犬队去大开“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