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桂北某县一家林场—一一年前,3名合作者在这里建立了号称“中国最南方的
藏獒养殖基地”。随着藏獒热的兴起,“中华神犬”走下寒冷的高原,迁到炎热的南方安家,对此,养殖户认为自己已摸索出一套在南方繁育藏獒的经验和办法,能使更多的人认识它,但国内有专家却指出,强行改变藏獒的生活环境,对它们来说只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应该让藏獒自由地生活在属于它自己的领地,并且,在完全原生态的环境内,让藏民养殖纯种藏獒,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建立纯种的评定标准,有序开发利用藏獒资源。
200万购回16条獒
谈起藏獒,该獒园创始人叶先生如数家珍:藏獒头大、毛长,形如狮、体似虎,性格刚烈,力大勇猛,护领地,善攻击,对一切陌生人和入侵者有着强烈的敌意和杀伤力,但对主人绝对忠诚和服从。“藏獒”在藏语中叫“多齐”,“多”是拴住的意思,“齐”是狗的意思,说明这种狗凶猛善斗,必须拴住饲养,否则会使人遭到伤害。
叶先生说,他在部队曾从事军犬工作多年,对养犬、驯犬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退役后,历经商海,但“从见到藏獒的那一刻起,就被藏獒忠诚、强悍的精神所折服”,他即刻抽调资金200万元,从青藏高原买回16条8~10个月大的藏獒。所有的獒,都是由叶先生到牧民家亲自挑选。谈起獒的优劣,叶先生滔滔不绝,“好獒的头要大而方,额面宽,吻短鼻宽,包嘴下垂,眼要小,吊三角,尾形要好,菊花尾……”
藏獒“住”在楼房
当天上午,记者驱车来到林场时,陌生的声音惊扰了藏獒,还没等车停稳,就听到不远处的院子里,传出它们低沉又富有穿透力的怒吼,记者心中兴奋而又紧张。
在叶先生的合伙人胡先生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动物凶猛,生人勿近”的獒园——
一栋两层的楼房。见有人进入,獒舍里的藏獒都高高跃起,向着记者前行的方向扑来,完全不顾头重重地撞在铁栏杆上,眼里则放出冷冷的光,嘴里露出长长的利齿,低吼的警告声通过地面,一波波地传来,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在这里,
大獒已繁殖出68条小獒,或卖或送出一些后,还剩下20余条小獒。胡先生首先带记者观看养在2楼的小獒。虽然只有四五个月大,体型与家狗相差无几,这些小獒已露出凶猛的本性,对着生人狂吠不止。但当胡先生跨进獒圈,将手放进小獒口中时,小獒们却只是温顺地往他身边蹭。
“这些因为是单独养,所以开始有了自己的野性,楼下的小獒跟它们一样大,因为是集体养的,要温顺很多。”说话间,胡先生带记者到楼下,打开一间獒舍的门。10余条小獒走出房间,他们对来访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用鼻子嗅着。当记者将手放到它们头上抚摸时,这些小獒一动不动,显然颇为享受,还含情脉脉地与人对视。
一堵围墙围起的后院,是藏獒们的活动场所,比起可以叱咤奔驰的高原,这个不到两亩大的院子,小得让人有些吃惊。胡先生解释说,现在獒舍还比较简陋,有时他们也会带藏獒到山上溜。
藏獒来桂吃尽苦头
藏獒分为狮型、虎型及熊型等,狮型与虎型藏獒毛很长,叶先生坦承,这两种类型的獒并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因此他的獒舍虽然也有这种类型,却并不多,有客人想买时,他也劝他们尽量不要买。
叶先生说,虽然知道藏獒的适应能力强,但它们能否在南方生活、繁育,他的心里也没底。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带,病菌相对少,将藏獒带回来前,叶先生给它们打了血清,建立抗体。若从青藏高原直接来广西,怕藏獒受不了,叶先生乘飞机先在天津停留,再转机到桂林。在飞往天津途中,一条藏獒中暑,没到天津就死掉了,而后被带到桂林的藏獒也都萎靡不振。
基地设在公路边,晚上常有货车经过,夜间听力灵敏的藏獒们被声音搞得“几乎发疯”。每当有车经过,就用力吼叫;受不了南方湿热的天气,藏獒们消化系统也开始出问题,经常拉肚子,并常感冒发烧;蚊子也让藏獒们吃了大苦头,蚊子专挑藏獒的眼角、鼻子、嘴唇等处进攻,痒得藏獒将自己抓得脸上脱皮。那段时间,每当藏獒身体不适,叶先生就急得整夜睡不着。“3个月后,藏獒渐渐适应了桂林的生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