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上百人被狗咬伤,这听起来可真够吓人的。记者了解到,恶狗伤人的情况也是近两年才突然增多的,问起原因,原来,咱们扬州的犬类管理目前正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这是电影《卡拉是条狗》中的情节,故事的主人公老二养了一条名叫“卡拉”的宠物狗。按照公安部门规定,养狗要交5000元费用,为狗办理《准养证》和《免疫证》,为了省下这笔钱,“老二”一直在和公安部门的打狗队兜圈子,什么招都使上了,但都被警察一一识破,最后老二只好交了钱,为狗办理了“户口”。
其实,电影反映的对养狗严格管理的情况,咱们扬州市民也很熟悉。2002年5月,我市曾颁布了《犬类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在市区养狗,必须要到公安部门办理《饲养证》和犬牌,并定期防疫。
应该说,《市区犬类管理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市区的养狗行为,使防疫工作有了保障。但到了2004年4月份,这一办法在实施了一年多时间后,却又不得不被废止了。
这样一来,公安部门在犬类管理上失去了抓手,其他部门更加没法过问。结果,全市养狗数量迅猛增加,与之相反的是,犬类防疫的比例却在急剧下降。
畜牧兽医部门尽管采取了上门防疫、电话通知等多种方法,但一些狗的主人就是置若罔闻。
执法部门缺少了管理依据,养狗人防疫意识淡薄,这就使得疾控部门在狂犬病防控上处于一个十分无奈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