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疱疹病是乳犬的一种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1965年美国首次报道,以后在加拿大和欧洲等地区也相继报道。病原犬疱疹病毒能在犬肾、肺、子宫细胞里迅速生长,并于感染16小时后引起细胞病变。有人报告,在人肺和小牛、猴、猪、兔及幼年仓鼠肾细胞上也能生长。流行病学本病毒主要危害不满1月龄的幼犬,1周龄内的仔犬死亡率可达80%。大于几月龄的犬,患病通常无明显症状。幼犬可由胎盘传染或接触传染。病毒分布于感染犬的唾液、鼻分泌液和尿液中。症状潜伏期为3~8天,早期症状是排淡黄色或绿色粪便,l~2天后出现病毒血症,厌食,呼吸困难,腹痛,呕吐和持续呜叫。一般不发热,幼犬通常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稍大的幼犬和成年犬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喷嚏、干咳、流鼻液等呼吸道症状,持续2周以上自愈;妊娠母犬往往发生流产。实验感染母犬,能引起轻度阴道炎。在子宫内感染的仔犬于生后1~3周死亡。病理变化胃、肝、肺有散在的坏死和出血,特别是肾脏出血。肾脏表面形成条纹状,肺充血、水肿,脾充血,淋巴腺炎,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呼吸道如鼻、气管、支气管也有炎症变化。组织学变化是多数器官有坏死性病变,有时在细胞内见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最常见的特征是在变性细胞的胞核内于核膜处出现嗜酸性球形小体。诊断由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作出诊断。确诊是从肝、肺、肾、鼻分泌物中分离到本病毒,也可运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在临床上,本病可能与犬传染性肝炎相混淆。犬传染性肝炎有特征性的胆囊壁增厚和水肿,而犬疱疹病则没有。局部坏死和出血,特别是肾脏的坏死和出血可同传染性肝炎和弓形体病相区别。迅速致死和特征性病变可把本病与犬瘟热区别开来。防治目前国内外均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因感染的母犬能产生抗体,所以第一窝仔犬感染以后的各窝仔犬一般不受感染。在实验条件下,给感染母犬作剖腹产,将取得的仔犬在隔离条件下饲养,可防止死亡。但也有剖腹产的仔犬发生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