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华专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观察近一段时间我国的新闻媒体,一个突出的印象是论争频繁。
前不久关于狗的论争,最近关于龙的论争,还有那个残杀十人的邱兴华究竟应该杀掉还是送去鉴定有没有精神病……一个又一个剑拔弩张的论争,吸引了太多的关注,卷入了人们太多的热情。作为一个关注表达现象的新闻学教师,我在想: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全民论争的时代吗?如此频繁的论争,反映的只是媒体言论的运用规律呢,还是我们社会的人们中间真的蓄积了那么多的不同意见?这些不同意见,真的需要在新闻媒体这个公共平台“短兵相接”吗?这样的论争能使个人和社会获得什么呢?
新闻媒体上的“人民论争”,与立法辩论、法庭辩论和大学生辩论赛不同,它们往往没有一个确定结果,也不存在最终裁定。当代荷兰论辩学家爱默伦在《论辩巧智》一书中把论辩看做是消除意见分歧的手段。但我们目前也很难看到一篇雄辩的言论在新闻媒体这个“言论广场”上战胜不同观点而消除分歧的事例。
论争的一般收获就是发现不同———人民之间在情感、观念、立场、意志、经验方面的不同。它们作为一种社会现实,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自己发现,不是通过社会调查,而是通过报刊论争。这是有益的吗?
这些“不同”至少改变了我们社会长期以来“舆论一律”、“千人一声”的假象,它们唤起的,也许是人们的相互冲突,也许是相互尊重,也许是思考,也许是人的思想方式的悄然改变。这四种结果中,只有冲突是消极的,其余都是积极的。只有冲突是损失,其余都是收获。冲突是过程性的,没有冲突这种“消极的过程”,就没有后面三种“积极的结果”。当然,也可能后面三种“积极的结果”都不会出现,论争只是留下了(甚至加剧了)人们的冲突。这是最不好的一种结果,应该有思想准备。
只有看到不同,才会尊重不同。我曾经看过一期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关于养狗的争议。主持人胡一虎把那么多养狗的人、讨厌狗的人,甚至被狗咬伤过的人都聚集在一个演播室内,让他们发表对立的观点,火药味非常浓。我最初的反应是:这绝对是电视台的“噱头”———要的就是这种激烈冲突的效果而带来的收视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却真实地看到了那些人对狗的感情———有些人甚至当场哭了;也看到了狗对于他们的价值和他们关于狗的观点。这些是我在小区里、马路上所看不到的。在那些地方,我只看到了狗和养狗的人,而看不到人的表达。只看到了那些与我不同的利益,而没有看到与我不同的情感、价值和观点。不同的利益不会说话,它们往往带来冲突,但是,不同的情感、价值和观点的表达,则让我多想一想,它们可能带来理解。
在这次关于龙的争议中,我在自己的博客上看到一个年轻人的留言:“我没多少文化,也不知道是先有龙的图腾还是先有龙是帝王统治权力的象征,但我从小就知道,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个话让我看到:“弃龙”的主张真的触动了一个人内心的价值了。尽管这种价值在我看来只是被一支歌曲在较近的年代里才“植入”的,但已经成了他内心价值的一部分了。我要触动它,是否必要?是否应当?
古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