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训练中,如果对犬施于非常频繁而单调的刺激或反复的进行同一课目的训练,就会发现犬有打呵欠的倦怠状态。在培养犬的延缓抑制时,由于延缓抑制的发展,犬就可能陷入瞌睡的状态。当然,我们在训练时,由于外部环境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经常在作用着犬的神经系统。使其不断发生兴奋,因而,睡眠的发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抑制与睡眠在本质上是同一神经过程,它们的区别仅表现为抑制是一种局部的,片断的,是被兴奋过程限于一定范围内的。而睡眠则是抑制扩散大脑的大部分直到整个两半球,甚至于到达下面中脑的过程。也就是说,抑制在程度上和范围上都比睡眠较浅较小罢了。
睡眠也不是全部大脑皮层都处于相同程度的抑制,实际上,除了抑制过程外,在局部,还有某些为维持生命和适当时所处环境中的一定条件而必须觉醒着的兴奋点,即所谓“警戒点”。只要有关的刺激一发生,这“警戒点”立刻提高兴奋而扩散开来引起醒觉。例如,“看家犬”在它处于睡眠状态时,无论是鸡鸣声,婴儿啼哭声以至火车鸣笛声等,都不能把它惊醒。然而,它对陌生人的极其微小的脚步声却有着高度的警觉。这一生理现象,与犬的生存和专门的训练是有很大关系的,这对培养犬的警戒能力,借以同犯罪作斗争,具有很大意义。
在训犬时,为了防止和解除犬睡眠的发生就要注意避免频繁单调的刺激,而且要经常更换刺激的性质和强度。以保持和提高皮层的兴奋过程,限制抑制过程的扩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