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本报来了许多特别的客人。他们身上揣着珍藏多年的“宝贝”,赶来报社展示,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够加入“历史的天空——中国老报纸大型收藏展”的行列。
这一番展示下来,可是让记者大开了眼界。
《喜缘报》?这个报纸的名字听都没听说过,细细一看,印量999份。收藏这份报纸的陈泗溪老先生说,这是一对新婚夫妇专为他们自己婚礼出的一份“结婚报”,只对亲朋好友“发行”,怪不得,报头上还标明是“创刊号加终刊号”呢!陈老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批“生肖报”:《狗报》、《鸡报》、《猴报》……他解释说,这类生肖报其实是一些报纸“发烧友”在本命年里为自己出的纪念报纸,可谓另类。
市民林先生带来的是一本1898年的英国皇家读物,别看它已经有点残破了,上面可有一个100多年前“漳州邮政局”的印章。据林先生说,这是当年的漳州邮政局局长送给他们家老人的。林先生说,还有很多“宝贝”没带过来,比如五六十年前从香港汇款到厦门的存根,说不定银行人士看了会很感兴趣呢。
在拍卖行工作的颜先生则抱了一套上世纪30年代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科全书”过来,这一套二十多本薄薄的小册子,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无所不有。细心的颜先生翻出其中《军政》、《经济》中的几页给记者看,上面记载的是与厦门有关的情况:当时福建驻军的总数才一万四千余人,厦门是“混成第十旅”的驻区;那时候在厦门流通的境外银元主要来自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兑换比率看起来很是复杂,也不知当时人们是怎么费脑筋“换汇”的。
王先生打开一卷收藏品,让人眼前一亮:抗日战争时期的《闽西日报》,用棉纸做的,薄如蝉翼;民国时期一张厦门人的《结婚证书》,证婚人还是当时的厦门市市长;孙中山先生当年的《建国方略图》,在这张图的备注中,厦门被列入“商港之开发”中的三等海港……
而最为珍贵的还是一份看起来最不起眼的《紧要传单》,在现场鉴宝的北京收藏家李润波先生拿过来一看,脱口而出:“五四运动!”原来,这是“五四运动”前日本占领青岛时爱国人士印制的传单,标题赫然印着“不好了,中国要亡了!”忧国忧民的呐喊,似乎穿越近百年的历史,从这张小小的传单里鲜活地传递出来。
今天上午9:00,本报邀请这两天来展示“宝贝”的读者,在厦门日报大厦14楼晚报会议室举行一场“鉴宝大会”,由业内权威收藏专家对读者提交的藏品进行评析鉴赏,最后被选中的藏品,将可以参加8月18日开始的大型老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