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日起,《青岛市养犬管理办法》开始生效,实施近10年的《青岛市限制养犬办法》同时废止,青岛市养犬实现了从“限养”到“严管”的转变。
过去合法养狗要到公安部门审批,交纳5000元的注册费,如今市民只需花几十元钱打上一支预防狂犬病的疫苗针,取得免疫证明,养狗行为就名正言顺了。充满人情味的《青岛市养犬管理办法》一开始实施,岛城到动物防疫部门打针的狗儿就排起了长队。
十年限养没限住
青岛市最初对居民家中养狗行为进行规范,是依据1995年12月1日实施的《青岛市限制养犬办法》,据青岛市法制办一位当年参与过这部法规起草过程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制定办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养犬数量”,规定为每只狗办理合法手续的登记注册费为每年5000元。如果不办手续偷着养狗,一旦被公安部门抓住罚款1000元。
注册费用高而罚款费用低,造成守法成本与违法成本的“倒挂”,许多市民干脆就不去注册办证,因此无证养犬成了普遍现象。可以说,这个限养的办法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限不住、限不了的尴尬局面,有人曾暗地做过统计,青岛市目前养狗数量已突破10万只,交上5000元钱办了证的“合法狗”最多不超过20只!
是是非非养狗难
与官方的限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民养狗的热情却越来越高。
喜欢养狗的市民都有一大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首先,喜欢动物、饲养动物是个人的正当爱好,法律并不禁止;其次,养狗可以拉动消费,养狗需要配备狗食、狗衣、狗保健物、狗饰物等,有钱人用高档的,没钱人用低档的,反正都需要,这明摆着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就业,总而言之,狗无罪,养狗有理。
而讨厌养狗的人主要是担心传播狂犬病、狗多扰民。据青岛市卫生防疫部门粗略估计,目前岛城市民个人和单位豢养的各种狗大约有10万只,其中八成以上没有打过预防狂犬病疫苗,大量携带着各种人犬共患病菌的宠物狗已经成为公共健康的隐患。再加上一些市民由于缺乏约束和公德意识,狗患频发。记者从青岛市公安部门了解到,仅2004年公安机关处理的因违章养犬引发的治安案件就有20余起,各种居民间纠纷83起,收到人大、政协提案20余份,群众来信来电500余份,主要问题集中在收费过高、不能及时清理粪便影响市容环境、扰民继而造成伤害案件等等。
变“限”为“管”受欢迎
2004年12月3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市养犬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汇聚了市民的建议修订而成,不是一味冷冰冰地禁止、限制,而是更强调疏导和市民自律。虽然也规定实行养犬登记管理制度,但政府不再收取任何注册登记费和年审费;只禁养烈性犬,而不限制养犬数量;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成为养犬管理主体,居民民主订立养犬公约。但是养犬者需强制对所养犬注射狂犬疫苗,并缴纳一定数量的卫生补偿费,由此发给犬牌,无犬牌的狗市民均有处置权,狗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的,养犬者将被重罚。
新办法公布后,市民们纷纷自觉带着狗到畜牧兽医部门设立的狂犬病定点免疫门诊注射狂犬疫苗,在南京路门诊点,记者看到等待打针的狗都排起了队,据兽医站丁副站长介绍,3月1日当天这个门诊点就发放了1000多个免疫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