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犬类绝育在其他国家情况如何?在京推行这项活动,是否已经做了专业调查?
葛芮:用绝育方式控制犬的数量,这已经是一种国际惯例。其实,我们几年前就开始在北京推行犬类绝育,但因为没有政府职能部门配合,效果不太好。所以将借助今年的集中登记年检,对北京养犬人的犬类绝育意识做专项调查。
新京报:作为一个生命体,绝育手术对犬的健康、性情会起到哪些影响?
葛芮:事实证明,手术后,犬会更健康,更活泼,患病几率较生育犬明显降低。犬类一些不易被非养犬人接受的行为,比如狂吠,破坏东西,攻击,多是因发情造成的。绝育后,这些行为都会大幅减少。
新京报:据了解,一些养犬人认为给犬做绝育,有违自然规律。作为国际动物保护基金组织,维护动物的生存权、福利标准应该是主要职责。推行犬类绝育,是否有违这一主责?
葛芮:恰恰相反,犬类绝育不是“人为干扰犬的生活”,而是“人道、科学的选择”。动物繁殖为的是不被天敌消灭,但家养动物已经脱离了自然,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数量过剩会使很多这样的小动物得不到适当的照顾,使它们受到遗弃和虐待。
而且,犬没有性别自我意识,性行为只是为生殖,并不能得到快乐,它们最在乎的是来自人类的关怀和爱护。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