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吵得深夜难眠、无故被咬伤抓伤不得不紧急接种疫苗……近来,不少市民都遇上了此类麻烦。而制造这些麻烦的,正是一些进入发情期的“闹心”的阿猫阿狗。
“哇呜,哇呜……”前几天夜里,正在熟睡的陈女士被窗外传来的叫声惊醒。“那声音很大,听起来好凄惨。”陈女士壮着胆子走到窗户前,借着昏暗的灯光,发现是一只大黄猫在墙头上叫。
“虽然知道‘妞妞’到了发情期,可能会变得烦躁易怒,可我还是没想到它会咬我!”提起前两天被自家宠物狗咬伤的事,黄女士很是伤心。她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平常胆小听话的“妞妞”变得烦躁不安,总想往外跑,喜欢和邻居家的小狗在一起。前几天的晚上,“妞妞”又和邻居家的小狗在一起,不愿回家。黄女士想将“妞妞”强行抱走,可没想到“妞妞”竟张口咬破了她的手指。
记者了解到,每年开春以后,被猫狗抓伤、咬伤的人都会增加,主要原因就是猫狗等宠物在春季发情时,情绪不稳定,比较烦躁、容易伤人。
为做好相关预防,专家提醒市民在这一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与宠物过分亲近,特别是宠物吃食时,不要去逗它;在宠物烦躁不安、恐惧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抚慰它;若遇到自家宠物与别家宠物发生打斗等情况时,应借助工具将它们分开,不要直接用肢体接触,以防受伤;饲养宠物的市民,要及时给宠物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一旦被猫、狗等咬伤、抓伤后,应立即彻底清洗受伤处皮肤,清洗伤口最好用肥皂水反复冲洗20分钟以上,清洗后要在伤口处涂上碘酒消毒,伤口不宜包扎,并立刻到正规的机构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