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个很有生活味道的城市,正在着力打造中国休闲之都,休闲产业一年能为成都带来超过40亿元的收入。休闲也为成都人带来了环境、意识和品位上的变化,观赏鱼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许多家庭喜欢在家里面摆上一个很好的鱼缸,鱼在里面游来游去,比较干净、高雅,金鱼之类的观赏鱼都比较受欢迎。
目前,成都市温江区观赏鱼产业初具规模,有60多个品种,年养殖量2200万尾,当初主要针对的是成都市场。没曾想,随着知名度的提升,竟还远销到了新疆、云南、贵州等地。
黄桂良从死鱼引发商机
现在,温江区淡水观赏鱼销售占到了成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能有这样的养殖规模,和一个叫黄桂良的人卖鱼经历有关。
黄桂良原在成都市青石桥观赏鱼市场经营广州、上海等地的观赏鱼,近几年,他感到观赏鱼的销量越来越大,销售旺季,每天营业额都在一两万元。
销量大了,问题也就来了,“好多人拿回去喂,就反映买回来的鱼容易死什么的。”黄桂良向水产专家请教,省水产学会副研究员杨宗坫的诊断是外地观赏鱼长途运输过来,水土不服。“成都和广东呀,和沿海地区的水质条件都不大一样,这些鱼容易得病一些,因为它不大适应本地这个水质。”
2002年8月,黄桂良觉得,如果在本地养鱼就能够解决死鱼多的问题,消费者会更买账。于是就把摊子收了,回到距离成都市中心只有16公里的老家温江区万春镇红专村。
黄桂良租了10多亩地养观赏鱼。因为有销售经验,专门养一些中低档次的金鱼,饲料成本低,出手快,靠着量大赚了钱。黄桂良说:“像50元钱一条的鱼,肯出手的家庭还是很少,我主要还是养普通老百姓买的鱼,什么二元,三元这些鱼比较多,一亩地利润就是3000到4000元钱的样子。”
杨宗坫说:“在成都养殖观赏鱼,应该有很大的前景。因为本地运输成本比较小,农户的养殖成本也比较低,加上商家一般比较喜欢买本地养的观赏鱼。”
冉兴明成功转养观赏鱼
黄桂良养观赏鱼让邻村的冉兴明动了心思。冉兴明80亩鱼塘养的是四大家鱼专供餐桌,眼看着黄桂良因观赏鱼腰包鼓了起来,自己全部转产的话风险太大,心里没底;转一部分呢,两种鱼在销售上又要牵扯不少精力,冉兴明犹豫不决,“这么大的面积,不敢轻易的瞎转,都是观赏鱼卖不了钱怎么办。”
养四大家鱼供应餐桌虽赚钱不多但比较稳妥,但因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滑。温江区是中国花卉之乡,距离成都市中心只有十几公里,环境优美,被誉为成都市的后花园,来旅游度假的人越来越多。2005年温江区水务局出台政策鼓励农户养殖观赏鱼,温江区水务局水产科科长吴琼艳介绍说:“新建的一亩补贴1000元钱,比如说像他(冉兴明)这种转产的,我们一亩就给他补贴500元,他的苗种基本就可以解决了。”
2006年6月,冉兴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转产了30多亩池塘养殖观赏鱼。这一试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原来食用鱼最多每亩只能赚到500元,现在,只养了半年已经出售了大部分的观赏鱼,每亩赚了1万多元。冉兴明高兴得合不拢嘴:“80亩池塘食用鱼要吃200吨的饲料,搞好了赚两三万元,三四万元,搞不好还赔钱,转养观赏鱼,饲料成本就低了,一年这个塘就吃个20吨或者30吨饲料就够了。”
陈怀清想培育漂亮品种
春节前一个早晨,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红专村养殖户陈怀清就和父亲不顾寒冷,冒着小雨忙着清点池塘里的种鱼,为开春的观赏鱼繁殖做一个准备。
[1] [2] 下一页